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
第一个五年计划(一五计划)
背景
- 经过三年经济恢复,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,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;
- 新中国成立后,依然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,工业基础十分薄弱。
目的
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。
时间
1953 ~ 1957 年底
基本人物
-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,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;
- 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、轻工业、农业和商业;
- 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。
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呢?
- 中国重工业基础薄弱;
- 巩固国防的需要;
- 学习苏联的经验。
结果
到 1957 年底,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经济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。
成就
- 一桥
- 武汉长江大桥(“一桥飞架南北,天堑变通途。”)
- 两铁
- 宝成铁路
- 鹰厦铁路
- 三公
- 川藏公路
- 青藏公路
- 新藏公路
- 四厂
- 鞍山钢铁公司
-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
- 沈阳机床厂
- 沈阳飞机制造厂
意义
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,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。
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
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
时间 | 1954 年 9 月 |
---|---|
地点 | 北京 |
内容 |
|
意义 | 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,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。 |
提示
宪法的制定过程体现了充分的民主性和严谨性。
一次会议: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(1954 / 9);
一部宪法:1954 年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》;
一个制度:人民代表大会制度。